现时所有闸机均支持二维码扫码进站。图为淞虹路站闸机加装的二维码扫描区。
上海地铁曾普遍采用非接触式IC卡车票,新线路均采用纸质车票,乘客亦可通过扫码进站。车票分为常规票种和特别票种。可使用上海公共交通卡,亦可使用任何接受的外省市交通卡。
常规票种
编辑
单程票
编辑
车站发售的当日单程票卡,可在发售当日在发售车站进站乘车,出站插入闸机回收。出站时车资必须小于或等于车票额定车资,否则需要在服务中心补齐余额。2020年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上海地铁在2号线虹桥火车站站和徐泾东站(现国家会展中心站)、17号线诸光路站(现国家会展中心站)试行电子单程票,乘客可通过微信、支付宝进入“上海地铁官方购票”小程序,在小程序中直接购买二维码电子单程票,刷码进出站,使用规则与实体单程票一致[13]。
2023年6月1日起,人民广场站试点启用5台“多功能售票机”,乘客可在设备上扫码购买“纸质二维码单程票”。与传统单程票不同的是,“纸质二维码单程票”出站不回收,采用“照进照出”的方式,乘客可自行留存纪念。[14]而2024年及以后开通的新车站则将全部采用新的纸质车票。
单程票不可用于虚拟换乘,出站换乘车站换乘需重新购票。
乘车二维码
编辑
乘客可在手机上下载Metro大都会客户端来乘坐上海地铁,此外微信、支付宝、高德地图、随申行、随申办等渠道的上海公共交通二维码亦可乘坐上海地铁。通过每个车站的闸机扫码进出站,车资与单程票相同,虚拟换乘可享受连续计价。
早期二维码扫描区仅在部分闸机上安装,至2018年9月中旬,上海地铁完成全部闸机改造,全路网所有闸机均支持二维码扫码乘坐地铁[15]。同时,为配合长三角一体化建设,自2018年12月1日起,上海地铁、杭州地铁和宁波轨道交通实现官方客户端乘车二维码的互联互通[16]。2019年4月15日,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网络成员新增温州轨道交通[17],及后在4月19日,合肥轨道交通亦加入长三角轨道交通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网络[18]。5月22日,南京地铁、苏州轨道交通成为乘车二维码互联互通网络新成员,上述使用两城的轨道交通官方客户端的乘客可直接刷码乘坐上海地铁。预计至2019年底,长三角将有10座城市的轨道交通二维码实现互联互通[19]。2019年7月,青岛地铁与上海地铁实现乘车码互通,这是长三角以外城市首次实现地铁乘车码互通[20]。同年8月7日,无锡地铁“码上行”、厦门“享出行”与上海地铁实现乘车码互通[21]。同年12月,徐州地铁客户端与上海地铁实现乘车码互通,至年底前常州地铁、兰州轨道交通亦会与上海地铁实现乘车码互通[22]。2020年12月1日起,使用北京地铁“亿通行”的乘客可刷码乘坐上海地铁[23]。2021年3月5日起,使用“广州地铁APP”的乘客可刷码乘坐上海地铁[24]。2021年4月22日起,使用重庆轨道交通“渝畅行”的乘客可刷码乘坐上海地铁[25]。
使用Metro大都会使用二维码乘地铁时,需要打开手机的蓝牙功能才能进出站。此外,乘客亦可使用Metro大都会购买一日票、三日票。Metro大都会乘车二维码(一日票、三日票除外)可享受虚拟换乘优惠以及当月消费满70元后的九折优惠,但无法享受公交地铁之间的换乘优惠。
2022年疫情中,Metro大都会客户端二维码增加了健康码和核酸检测信息展示功能,乘客可持该码直接进站[26]。2022年7月15日,Metro大都会客户端开通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27]。9月28日,除了使用Metro大都会APP外,上海地铁支持使用微信、支付宝刷码乘车,均集成健康码、场所码、乘车码的功能[28]。
2022年12月3日,随申码、乘车码实现对上海公交、地铁、轮渡的全覆盖,乘客可使用随申行、随申办、上海交通卡、微信、支付宝、高德地图等渠道的随申码、乘车码,可在上海轨道交通(含磁悬浮)、地面公交、轮渡(含三岛客运)等公共交通工具实现刷码通行(无需开启蓝牙),并享受公交与轨道交通(不含磁悬浮)间换乘优惠[29]。
上海公共交通卡
编辑
主条目:上海公共交通卡
持有上海公共交通卡(含实体卡、虚拟卡)的乘客可以在上海市乘坐地铁,并享受虚拟换乘优惠、累计票价后9折优惠和公交地铁换乘优惠。
上海公共交通卡的实体卡可在各站CVM充值机(非售票机)进行办理、充值、圈存等业务。此外,持有部分型号智能手机的用户也可通过内置的钱包应用程序或上海交通卡APP自助开通虚拟交通卡乘坐地铁(需开启手机NFC功能),优惠政策与实体卡一致。
异地卡
编辑
持部分外省市公交卡(住建部City Union标准)的乘客可以在上海地铁乘车,亦可享受虚拟换乘连续计费,但不享受公共交通换乘优惠[30]。2020年1月1日起,持交通联合卡的乘客可乘坐上海地铁(含手机NFC卡)[31]。
保通卡
编辑
保通卡是由中国太平洋保险推出的纯商业保险产品,须每月缴纳保费,2016年7月1日起启用。与此前的敬老卡一样,上海市户籍70岁以上的长者凭卡在非高峰时段无限次乘坐上海公共交通,包括除行驶高速公路线路(实行“一人一座”且不允许乘客车厢内站立)、机场线、旅游线及磁浮线外的公交和轨道交通线路[32]。
银行卡、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编辑
2025年6月28日起,上海地铁全线网开始支持银联、Visa、万事达等芯片闪付卡及各类符合金融IC卡标准的手机Pay,或各形态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刷卡出入闸[33]。
特种票
编辑
特种票包括一日票、三日票和磁浮地铁一票通,用于在首次进站后(电子卡需手动激活且中途不能更换支付渠道)特定时间内无限次乘坐所有地铁。可在地铁各站服务中心和上海火车站联合售票处购买实体卡,一日票和三日票也可通过Metro大都会客户端购买电子卡并采用相同方式扫码进出站。
一日票:18元/张,24小时内不限次乘坐地铁(不含磁浮线)。
三日票:45元/张,72小时内不限次乘坐地铁(不含磁浮线)。
磁浮地铁一票通:地铁一日票+磁浮单程票(55元/张),或地铁一日票+磁浮双程票(85元/张)。
特种票照进照出,实体卡出站不回收,同时乘坐地铁受4小时进出站时间的限制,超时需在客服中心处理。此外,使用特种票出站后,5分钟内不得在相同车站进站。特种票到期时如处于站内状态,则会直到出站后失效。一日票、三日票和地铁磁浮联票可通过补票的方式在市域机场线车站出站,但不可在市域机场线进站[34]。
此外,上海轨道交通还支持由上海“出行即服务”(MaaS)系统上线的联程日票,可通过随申行APP或微信小程序购买,包含以下类型:
联程日票一日票:19.8元一张,24小时内不限次数乘坐地铁、公交、轮渡,2023年9月28日推出[35][36]。
联程日票三日票:47.8元一张,72小时内不限次数乘坐地铁、公交、轮渡,2024年1月10日推出。
联程日票七日票:85.8元一张,168小时内不限次数乘坐地铁、公交、轮渡,2024年1月10日推出[37]。
联程日票可在指定时间内不限次数乘坐上海地铁(不含磁浮)、公交线路(部分除外)、有轨电车和轮渡(有限制)。如用于部分走高速公路或跨省的公交线路,会正常扣费。地铁出站后5分钟内在同一车站进站,也将正常扣费。此外,联程日票如在地铁进站市域机场线出站,会对市域机场线段程距进行补票扣款。[34]
特别票种
编辑
纪念票卡:在有效期内可以乘坐上海地铁限定次数,路程不限。照进照出,出站不回收。
赠票卡:在有效期内可以乘坐上海地铁限定次数,路程不限。照进照出,出站不回收。
票务处理专用票:车票发生故障时用于更换。
上述票种可通过补票方式在市域机场线出站,不支持在市域机场线进站[34]。
免费乘车政策
编辑
残疾军人持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军人证》,离休干部凭本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干部离休荣誉证》或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离休干部荣誉证》、盲人凭本人《上海市盲人证》、革命烈士家属凭本人《上海市革命烈士家属优待证》、伤残警察凭《中华人民共和国伤残人民警察证》,可免费乘坐地铁;乘客可免费携带一名身高1.3米(含1.3米)以下的儿童乘车,超过一名的按超过人数购票。无成年人带领的学龄前儿童不得单独乘车[38]。
历史票种
编辑
社会保障卡—敬老卡:上海市户籍70岁以上长者凭IC敬老卡在非高峰时段无限次乘坐上海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共汽车、轮渡等。2016年6月26日起社会保障卡—敬老卡免费乘坐地铁制度停止实行,70岁以上长者须另行购票或刷卡乘坐[39]。
车票图样
编辑
1990年代上海地铁手撕票,当时仅有1号线上海火车站至莘庄的16个站点
1995年1号线使用的定额车票
1995-1997年间1号线使用的车票
1997-1999年间1号线使用的车票
3号线2003年前使用的车票
5号线2005年前使用的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