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像画是人物画的一个分支,原是西方绘画的术语,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称其为“写照”、“写真”或“传神”。在其自身的发展道路中,逐渐走向民间化与专业化,由宫廷画师、民间画工与文人画家创作的肖像画出现了明显的区分。此外,由于西洋画法传入而产生的中西融合的画风又成为中国古代肖像画史上的一大特色。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任何材料的创作,人自身永远是不可逃避的对象。肖像画的创作从人类拿起画笔来应该就没有停止过,大师们都以传神凝练准确完美的描绘出眼前的对象作为通往艺术道路的不二法门。随着社会的变迁,我们的审美和肖像画的创作动机都发生了改变,肖像画的意义已经不仅仅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既有艺术品本身的收藏价值,又兼具装饰性和实用性,相较于影像则更富有创造力。
通过肖像画发展史了解肖像画的历史渊源
据文献记载,中国肖像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代早期,惜没有实物留存下来。因此我们了解当时的肖像画缺乏文物作为参照物。
现今已知最早的肖像画是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时期《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反映出早期肖像画人物多作正、侧面,勾勒以线描为主,色彩单一等特点。
《人物龙凤帛画》
《人物御龙帛画》
唐代的肖像画,擅写真。其中不乏阎立本、吴道子、尉迟乙僧等人皆擅写真的名家之作。从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开始,肖像将帝王的人格与功过定格,雄主不怒而威,庸主萎靡不振,仁主大度宽容。
《步辇图》宣扬国威,《功臣图》表彰忠烈,元代官修的《元代画塑记》有“依世祖皇帝御容之制,画仁宗皇帝及庄懿慈圣皇后御容”的记载,说明帝后肖像是统治文化的一部分。这一时期由于山水画备受推崇,原本居于画坛主流地位的人物肖像画遭遇冷落。
肖像画在元代逐渐形成独立画科。在历经汉唐宋元的延续与嬗变之后,明清肖像画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并形成鲜明特色与完善体系。明清肖像画家师承的是民间写真术,同时又将西洋绘画中精湛的造型技术融入其中。这种多元化、多层次状态下的明清肖像画既是对当时人物的真实记录,也用生动鲜活的作品。
宋代,王霭(传)
以肖像画而言,晚明以降在宫廷之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明清之际,经济发达,阶级混淆,社会走向世俗化,个人主义终于露出苗头,在世者的肖像成为表现其社会地位、维护其文化人格的通行手段。涌现了曾鲸、徐璋、禹之鼎等杰出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人物肖像画的绘画技法、表象方式、风格特征进行了创新。特别是留存数量最多、隐含着中国古代“孝”文化的尊祖敬宗的先人像,构成了中国古代肖像画的主体。
明代曾鲸《李亨像》画像
晚明的个人主义潮流的兴起,肖像画不是单单被动地映照出文化的其他面向,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自我意识与自我形象的建构中去。自画像成为对自我刻画进行革新的手段,为明末清初一些最杰出的个人主义画家所使用,包括陈洪绶、项圣谟、石涛和髡残。
无款 徐渭像
徐光启像
纵观中国历史肖像画的发展轨迹,我们发现中国古代肖像画分为圣贤像、功臣像、帝王像、后妃像、文人肖像等,按创作方式又有为他人画像与自画像两种。后来形成多种画法,如传统画法、江南画法、墨骨法等。
此外,宫廷画家仍以历代帝王名臣像为创作主题,尤其是在乾隆年间外籍画家郎世宁、王致诚等人引进了西洋画法,强调人物的立体感,影响了宫廷画家的绘画技法。这一时期的肖像画吸收了西洋画法。
郎世宁 乾隆画像
清 赵澄《张林宗肖像图》 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李夫人画像 陆禧甫夫人
《李夫人像(陆禧甫夫人)》,清光绪时期,1876年,挂轴。画中李夫人的面容画法,是受到当时新兴的照相技术影响,具有高度写实的惊人效果。人物上方的题跋是讲述其生平行谊,以供后世子孙缅怀悼念之用功臣像:具有功利色彩的肖像画。
努尔哈赤全身像1616年~1626年
努尔哈赤半身像1616年~1626年
皇太极全身像1626年~1643年
私人肖像画定制是后来崛起的,通常是以人物自身的生活场景为背景,通过肖像摄影取景,然后由艺术家捕捉人物的神采,通过艺术画创作展现出来,成为新的时尚潮流,进入更多的家庭当中,大多数产品以人物油画,人物工笔画为主。
曹雕油画《海边艳色》 规格70x120cm
油画《丰茂华年》规格70x120Cm
曹雕油画《春怀不语》规格60x90Cm
曹雕油画《碧海艳色》规格80X90cm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宫廷贵族没落。定制肖像画成为普通人都可以拥有的一种艺术体验,人们可以定制自己喜欢的大师作品,也可定制属于自己想象中的作品,定制属于自己心中最美好的一瞬间。定制肖像画,有别于市场上的行画和仿画,是一种具有高端艺术品位和独特收藏价值的艺术作品。
鉴于大家平常所了解到的内容大多数是关于油画肖像画定制的,本期内容着重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关于中国的工笔肖像画的内容,这一块新兴崛起的古老艺术。让我们通过内容一起来看一些作品吧。
笔墨中原——付洛红的工笔人物
付洛红出生于河南省栾川县,先后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蒋采苹工作室。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重彩画研究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当代工笔人艺术创作院副院长。
作品欣赏:
《景颇姑娘》,120cm*87cm
《新月》,120cm*87cm
戏曲人物
十二花神之一
《人物肖像》,120cm*45cm
《人物肖像》,120cm*45cm
《祥云》,160cm*75cm
《人物肖像》,120cm*45cm
《金色童年》,70cm*65cm
《金色童年》,70cm*65cm
《贵妃醉酒》,91cm*55cm
《贵妃醉酒》,91cm*55cm
《春天的故事》,160cm*90cm
《春天的故事》,160cm*90cm
《三月 . 十六》,78cm*65cm
《金色童年》,70cm*65cm
《八条日记》,180cm*54cm*4
鲛人艺术絮语 : 艺术源于自然,来自生活。最美莫过于自然,多一些自然多一些美。把心放飞在大自然中去,尽心尽性,去听去看,用心感受。随心随愿,顺其自然。 我们经常忍不住要赞美那创造了宇宙万物的全能者,他以高尚的思想快乐地刺激我们的心,我们感觉到了在大自然中,还有一种伟大的存在……
“鲛人艺术”是杭州鲛人艺术推出的肖像画在线普及系列栏目,这里有更多的艺术资讯,不间断推送。大师世界,重现画中经典。我们通过付洛红的工笔人物作品可以看到那种追求人物在大自然中发现美好的一切,放飞心灵的呼唤,寻找隐藏在细腻的工笔肖像画下的无限情思。你也许会有疑问:在数码照片泛滥的年代我们还需要肖像画吗?看了这篇文章你就一定不会再提这个问题了...做自己的最美女主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